论到这救恩,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已经详细地搜索查考过,查考在他们心里的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,后来得荣耀,是指什么时候,什么样的情况。他们得了启示,知道他们所服事的不是自己,而是你们。那藉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,现在将这些事传给你们;这些事连天使也都切望察看呢!(彼得前书 1:10-12)
真神信仰有个最重要的标志,那就是神道成肉身,来到地上,像牛羊一样被杀死献祭,为人赎罪,然后复活,把信他的人引向永生,这位道成肉身的神,成为人样式的神,就是救世主、受膏者和弥赛亚,是我们人人都在盼望的。
从民族来说,他是闪族之子,是闪族中希伯来人之子。犹太人的旧约圣经,就记录了他们对于这位弥赛亚的极度渴望,旧约圣经里充满了对于这位弥赛亚的预言,那么,中国古人的上帝信仰,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和教导呢?让我们首先从中国的文字里找寻祂的踪迹。
中国文字与弥赛亚
在第四章,我们已经分析了一些汉字,其中有几个就隐藏有对救世主的盼望。如“好”字,指向《创世记》中那位女人的后裔;“初”字与“好”有关联,显明要通过流血来遮盖人的罪;“帝”字,则说明救世主最高统治者和最卑微者集一身的特点……
我们再来看更多文字的意义。在旧约圣经中,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祭祀,在新约的《希伯来书》里,揭示了弥赛亚与旧约祭祀的紧密联系,祭祀本身就包含对弥赛亚的盼望。同样,古代中国人也十分重视祭祀,并将他们对祭祀的许多理解倾注到了文字之中。首先我们来看看牺牲的“牺”字。
牺
再看另一个字与祭祀相关的字“美”,与我们前面提到的“义”字相似。
美
与祭祀相关的字很多,还有“羔”,与旧约圣经里的火祭相对应。
羔
所有祭祀的文字都谈到流血、牺牲、遮盖,下一个字则与十字架有关了,这就是“主”字,这个字与救世主产生了直接关联。
主
这几个字为我们拼出了一幅基督钉在十字架上的场景:那位神的“羔”羊,也是我们的上“帝”,我们的“主”,祂在木头上的“牺”牲,难道不是为“义”,为“美”,为“好”吗?
最后一个字是与复活有关的,那就是“苏”字。
苏
“苏”同耶稣的“稣”,当来华的传教士们为基督寻找一个中文名的时候,他们想必受到了圣灵的感动,发掘出了“稣”这个古代文字的真实意义,耶稣不仅为我们复活,也成为我们的“五饼(禾)二鱼”!
这里要提到一个与耶稣受死牺牲有关的字——“十”字。这个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还是这个形状:
但到了春秋战国和先秦时期,已经演变成为现今如“十字架”的模样了。我们相信,这是乱世之中人们对于救赎者的盼望越来越强烈的标志。“十”这个字既代表十诫,又代表十字架的形状,是律法与救恩的相遇,耶稣在十字架上满足了十诫,简简单单一个字,却有着如此深厚的涵义,这是其它文字没有的魅力。
如今,这个“十”字已经融入了许许多多的汉字:
- 木:一个人被挂在十字架上,如此完美的救赎信息。
- 田:一个“口”,一个“十”,代表十字架恢复伊甸园的荣美。
- 土:土地上的十字架,代表十字架释放土地的咒诅。
- 王: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连通了天地,十架上挂的牌是“犹太人的王”,他是全世界的王,是万王之王。
中国的汉字奇妙不?
圣人是谁?
在古代先贤的著作里,“圣人”是个被一再提到的主题。此圣人并非常人,而是真理和德性道成肉身,一个完美,没有任何瑕疵的神人。请大家对照经文来阅读以下古代典籍对圣人的描述:
- 圣人显示天父的形象
原文: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 《道德经》21章
译文:(道)从现今推及远古,他的名字不隐去,以便明察众生之父。我何以知道众生之父的形状?从他而知。
对照经文:
从来没有人见过神,只有在父怀里的独一的儿子将他表明出来。(约翰福音 1:18)
看见我的就是看见了父。(约翰福音 14:9)
- 圣人是神的儿子,是王
原文:吾不知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 《道德经》4章
译文:我不知道他(道)是谁的儿子,有帝王气象,却在帝王之先。
对应经文:
那要出生的圣者要称为神的儿子。(路加福音1:35)
君王籍我治国,王子藉我定公平。……从亘古,从太初,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,就有了我。(箴言8:15,23)
- 圣人供养万民
原文:天地养万物。圣人养贤以及万民,颐之时大矣哉。《周易·颐》
译文:天地养育万物,圣人供养贤人以及天下万民。颐养之道,其意义真是大极了。
对应经文:耶和华善待万有,他的怜悯覆庇他一切所造的。(诗篇 145:9)
- 圣人是谦卑的
原文: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,生而弗有,为而弗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《道德经》第2章
译文:因此,圣人以无为处事,教化万民却不说自己的私话;造作万物而不为头,生养而不据为己有;有所作为而不自恃,成就功业而不居功。只因不功劳自居,而其荣耀永不消退。”
对照经文:神造万物,各按其时成为美好,又将永恒安放在世人心里。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,人不能测透。(传道书 3:11)
谁像耶和华-我们的神呢?他坐在至高之处,自己谦卑,观看天上地下的事。(诗篇 113:5-6)
- 圣人可以赦罪
原文: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?不曰:“求以得,有罪以免邪?故为天下贵。”《道德经》第62章
译文:古人为什么以道为至为宝贵的?答:“因为凡祈求的,就得着,认罪的就蒙赦免。所以为天下人所珍视。”
对照经文:
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;寻找,就找到;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(马太福音7:7)
我们若认自己的罪,神是信实的,是公义的,必要赦免我们的罪,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。(约翰一书 1:9)
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,人发现了就把它藏起来,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,买这块地。(马太福音 13:44)
- 圣人爱人,并为他们舍己
原文: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,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。《道德经》第13章
译文:为天下人献上自己生命并以此为崇高,这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;为天下人献上自己生命以表明对天下人的爱,这人堪得普天下的依托。
对照经文:
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,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。(罗马书 5:8)
- 圣人为天下人赎罪
原文:是以圣人云:”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《道德经》第78章
译文:所以圣人说:“承受举国罪孽的,就是社稷之主;为举国遭凶的,就是天下之王。”
对照经文:
也不想想,一个人替百姓死,免得整个民族灭亡,这对你们是有利的。(约翰福音 11:50)
既有人的样子,就谦卑自己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所以,神将他升为至高,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,叫一切在天上的、地上的,和地底下的,因耶稣的名,终膝都要跪下,众口都要宣认:耶稣基督是主,归荣耀给与父神。(腓立比书2:7-11)
我们从以上的描述中,会发现古人描述的“圣人”与圣经中的弥赛亚如此贴切,这些古人的讲论只能指向那位救世主,不可能是别人。而且,从上面的文章中,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人对于“道成肉身”有着特殊而深入的理解。
因此被后人偶像化的,被尊称为“圣人”的孔子,虽然常常谈论圣人,但却从不承认自己是圣人。他说:“圣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;得见君子,斯可矣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意思是:孔子说:“圣人,我是看不到了,能看到君子,也就可以了。”
孔子的传人孟子上也有一段对话:
“然则夫子(孟子)既圣矣乎?”曰:“恶!是何言也?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:‘夫子圣人乎?’孔子曰:‘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’子贡曰:“学不厌,智也;教不倦,仁也。仁且智,夫子既圣矣。’夫圣,孔子不居,是何言也?” 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上》
翻译过来是:“那么,您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?”孟子说:“哎呀!你这是什么话呢?从前子贡问孔子:‘老师您已经成了圣人吗?’孔子说:‘圣人,我做不到;我不过是学习不知满足,教人不嫌疲劳罢了。’子贡说:‘学习不知满足,这是智的表现;教人不嫌疲劳,这是仁的表现。具备了仁和智这两种高尚的品德,老师已经是圣人了。’圣人,连孔子都不敢自居,你却加在我头上,这是什么话呢!”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上》
这正应和了圣经中耶稣所说的:“你为什么称我是善良的?除了神一位之外,再没有善良的。”(马可福音 10:18)
如果说圣人的指向还稍微有些含糊的话,下面的预言就很清晰了。
惊世预言
在旧约圣经里,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先知们对弥赛亚的预言,对他的出生地、身份、人生经历、救赎过程、死亡的方式等等,甚至出生的时间(《但以理书》)都有非常精准的预言。那么,在中国古代的经典有没有类似的内容呢?
在《孟子·尽心下》里,孟子说:
由尧舜至于汤,五百有余岁,若禹、皋陶,则见而知之。若汤,则闻而知之。由汤至于文王,五百有余岁,若伊尹、莱朱,则见而知之;若文王,则闻而知之。由文王至于孔子,五百有余岁,若太公望、散宜生,则见而知之;若孔子,则闻而知之。
意思是:从尧舜到商汤,经历了五百多年,禹、皋陶是亲眼看见尧舜之道而继承的;商汤,则是听说尧舜之道而继承的人。从商汤到周文王,又有五百多年,伊尹、莱朱是亲眼看见商汤之道而继承的;周文王,则是听说商汤之道而继承的。从周文王到孔子,又是五百多年,太公望、散宜生是亲眼看见文王之道而继承的:孔子则是听说文王之道而继承的。
这里谈到了四代人,第一代是尧、舜、禹、皋陶,第二代是商汤、伊尹、莱朱,第三代周文王、太公望、散宜生,第四代是孔子,这里提到的人都被公认为古代的圣人,与上天有着亲密的关系,并达到了很高的成就,而且他们也是相互继承的。孟子注意到了一个规律,就是每五百年都会出一个大圣人,他们互相继承,会带动自己那个时代的人认识神,是圣人之道、上天之道的薪火相传。
而且,孟子认为,这些大圣人一代更比一代强,在后的要在先,孔子是超过其它圣人,并成为集大成者。孟子赞扬孔子说:“出于其类,拨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因此,在见到上天如此精妙的运行和保守以后,孟子充满信心的预言道:
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在世者。”意思是:“那时有天时,现在也有天时。五百年必有圣王兴起,而其间必有一些有德之人出现。” 他预言在孔子以后五百年,必有一位“圣王”兴起,并满有荣光,超过前世所有圣人。
根据古籍记载,孔子在公元前479年4月死去,他的弟子为他守丧6年,也就是公元前473年,这是按古人算法的孔子终日。五百年后正是公元27年,那时正是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,他虽然是一位被上帝兴起(见下一节)的贤明君主,但比上古时期还是要差一截,应该不是孔子、孟子和老子口中的圣王,因为真正的圣王和圣人是要“受国之垢,受国不祥”,为天下人牺牲而死的。
那么这位圣王是谁呢?公元27年正是耶稣基督出来传道的年份(虽然公元名义上是按照耶稣出生的年份计算,但由于历法的错误,耶稣诞生应该在公元前4年,公元27年实际上耶稣已经30岁了),他传道三年半,在34岁那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,而在十字架的牌子上,正是用三种文字写着“犹太人的王”。这个时间也得到了孔子的确认。
原文:商太宰见孔子曰:“丘圣者欤?”孔子曰:“圣则丘弗知,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。”商太宰曰:“三王圣者欤?”孔子曰:“三王善任智勇者,圣则丘弗知。”曰:“五帝圣者欤?”孔子曰:“五帝善任仁义者,圣则丘弗知。”“三皇圣者欤?”孔子曰:“三皇善任因时者。圣者则丘弗知。”商太宰大骇曰:“然则孰者为圣?”孔子动容有闲,曰:“西方之人有圣者焉,不治而不乱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。荡荡乎民无能名。丘疑其为圣,弗知真为圣欤?真不圣欤?”商太宰嘿然心计曰:“孔丘欺我哉!”《列子·仲尼》
译文:商太宰来见孔子,问道:“孔丘你是圣人吗?”孔子问答说:“我哪敢当圣人,我不过是学问广博知识丰富就是了。”商太宰又问:“三王(夏禹、商汤、周武王)是圣人吗?”孔子说:三王是善于使用智勇之人,是不是圣人,那我不知道。”又问:“五帝(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)可谓圣人吗?”孔子说:“五帝是善用仁义的人,是不是圣人,我不知道。”又问:“三皇(燧人氏、伏羲氏、神农氏)是圣人吗?”孔子说:“三皇是善用天时的人,是不是圣人,我也不知道。”商太宰大为吃惊地问:“那么,谁才是真正的圣人呢?”孔子有些激动地答道:“西方有一位圣人,不治理国家而国家不乱,不说话而使人自然信服,不教化而政令自然实行,伟大而宽广啊,百姓不知怎么称赞他才好。孔丘认为他可能就是那位圣人,不知是否为真?”商太宰心中暗笑道:“这孔丘是在欺哄我啊!”
孔子指出,这位大圣人不是在中国-东方,而是在西方,正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方向。孔子不仅指明了圣王的方位,而且还提到:“如有王者,必世后而仁。” 《论语·子路》意思是:“若有真正的圣王兴起,他将等候三十年,然后将仁爱之道昭示于天下。”耶稣正是从三十岁开始传上帝的仁爱之道的。
孔子和孟子的预言,在当时确实很难让人明白,但我们对照圣经,就会发现,他们竟然精确预言了救世主弥赛亚出现的方位,他兴起的时间,什么年纪出来侍奉,这是中国古人信神,被神所用的又一明证。
天人感应
在孔子以后500年的耶稣基督,祂的出生、受死、复活是改变世界的大事。而中国这片自古属神的土地,这片曾经如此盼望祂的土地,虽然相距以色列有万里之隔,依然有着非常奇妙的感应。
耶稣基督在世的时间,正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当政的时间,那时虽然上帝之道已经在中国已经衰落了,但在多年战乱以后,终于出了一位贤明的帝王汉光武帝,他很明显是被上帝兴起的一位君主,一生经历了许多属天的异象。
而且汉光武帝的一生与耶稣也有着奇妙的对应。他出生于公元前5年,耶稣可能出生在公元前4年,他在公元25年称帝,耶稣在公元27年出来传道,他在位33年,卒于公元57年,耶稣的年纪为34岁。虽然刘秀不是救世主,但他在多年战乱后平定天下,并复兴儒家,以仁政治国,让中国人过了一段平安的日子,而且无论是武功文治和品德上,他都几乎是无懈可击。
可以想到,这是上帝为中国特意安排的一位君王,象征耶稣为王的慈爱和权能,让中国人享受耶稣带来的平安。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;有一子赐给我们。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;他名称为“奇妙策士、全能的 神、永在的父、和平的君”。(以赛亚书 9:6)
而且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也比较详尽,我们来看看耶稣基督的荣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印记。
耶稣降生时,《圣经》记载:当希律王的时候,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。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,说:“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?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,特来拜他。”(马太福音 2:1-2)
这里提到来自东方的三个博士观察天象的时候,发现东方有一颗星星,他们受到圣灵感动,知道那是弥赛亚降生的预兆,就跟着这颗星星来到耶路撒冷寻找耶稣。这颗星星出现的时间比较短,有人认为应该是彗星或者超新星。
中国古代皇家一直设有天文台,有观察天象来定人事的传统,在耶稣出生前后,古代观星者也观察并记录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天文现象:
二年二月,彗星出牵牛七十余日。传曰,“彗所以除旧布新也。牵牛,日、月、五星所从起,历数之元,三正之始。彗而出之,改更之象也。其出久者,为其事大也。”(《汉书·天文志》)
译文:(汉孝哀帝)第二年(公元前5年)的第二个月,彗星从牵牛星座而出70余天。古书说,彗星的出现意味着新的要代替旧的。牵牛星、太阳、月亮、五星运行的起始点,是历法计算的起始处,是天、地、人岁首的起始,彗星出现在牵牛星座是改变的征兆。它出现的时间长,预示其发生之事非常重大。
这大概在耶稣出生前一年,星象就已经显示了世界将要发生的重大改变。而且《晋书·天文志》这样记载:“牵牛六星,天之关梁,主牺牲事。”意思是:牵牛六星是天上的梁柱,主管牺牲(祭祀)之事。多么完美,对耶稣出生的意义简直分析地淋漓尽致。
根据这个天象,当年六月,当时的朝臣建议改变年号,于是下诏书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,这个年历的改变比公历还准确,公历现在被证明,其公元元年的误差为四到五年,甚至更多。
这颗彗星并不是耶稣出生那颗星,而是预兆,真正的那颗星出现在一年后,《汉书·哀帝本记》记载:汉哀帝建平三年三月己酉,有星孛于河鼓。意思是:公元前四年四月二十四日,有一颗(没有尾巴)的星星出现在河鼓(天鹰座)附近。这颗星星可能就是指引三博士找到耶稣的那颗星!
可惜,当时的朝代观察到了大变化的征兆,除了改改年号以后并没有做什么准备,公元9年,王莽(这其实是一位敌基督式的人物,表面上是独尊儒家,其实假冒伪善)篡位,搞得天下大乱,一乱就是二十多年,直到一位拯救者汉光武帝刘秀兴起,除掉王莽这位伪君子,才使得天下太平。中国的历史,已经将末日预先演练了一遍。
从“星孛于河鼓”起,又过了33年半,来到公元31年,那个耶稣为全人类牺牲的重大日子终于到来,圣经这样记载:
那时约有午正,遍地都黑暗了,直到申初,日头变黑了,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。耶稣大声喊着说:“父啊,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!”说了这话,气就断了。(路加福音23:44-46)
这里记载的天象是日全食,持续了3个小时,从中午到下午3点。而中国的古籍也没漏过这一重大的日蚀现象,而且与《圣经》上记录的时间相同。
癸亥晦,日有食之。避正殿,寝兵。不听事五日,诏曰,吾德薄致灾。谪见日月,战栗恐惧哉,其上书者。不得言圣。(《后汉书·第一卷》)
译文:该月的最后一天癸亥日,有日蚀发生。皇帝(汉光武帝)避开正殿,停止了一切军事活动,五天不理国事。他又作了正式声明,说:“我品德不好,引致这样的灾难,甚至太阳和月亮都被遮蔽了。我甚恐惧战惊。还有什么话说呢?……凡上奏的人,不许提“圣”字。”
这里的癸亥日是指汉光武帝第七年三月的最后一天,也就是公元31年。当时东汉的首都洛阳,与耶路撒冷时差为5个小时。耶稣牺牲时记录的日全食,正是洛阳的下午5点到8点,中国人可以看到日全食。
值得注意的是汉光武帝的反应,那时汉光武帝已经即位六年,此次发生在特殊日子的、持续长时间的天文异象,使得他大为震惊,他不仅谦卑地承认自己有罪,还宣称他的罪由自己承担,并禁止大臣在此期间谈论神灵。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,不由得让人想起商汤王坐在柴堆上为民请命的事迹。从这些事情看,他很可能是孔孟之后,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正信神的君王。
更为奇特的是,在《后汉书》的一处注释中,一位叫潜潭巴的注释者说:“癸亥日蚀。天人崩。”(《后汉书·志第十八》)意思是:癸亥日发生的日全食,意味着来自天上的人死了。潜潭巴这人,可能是神在那个信仰衰落年代留下的七千人之一,受圣灵感动,为中国历史的记载点上精彩的一笔!
可以说,除了犹太人的圣经以外,中国对于弥赛亚耶稣的天象记录是独一份,再没有其它民族可以这样与上天保持着如此奇妙的一致,也证明了古代中国是多么得到神的眷顾!
看完前面的六章,我们就会明白中国为什么自古就称为“神州”:这确实是一片属神的土地,是满有神恩典和眷顾的土地,从西尼到黄帝,从尧舜禹到商汤、尹伊,从周文王到孔子、老子、孟子,再到汉光武帝,中国不断兴起属灵的巨人,带着中国人信神敬畏神,让古代中国成为一片属神的乐土,并播下对救世主弥赛亚的盼望,为中国未来的再次复兴撒下属灵的种子!
再次说明,说中国自古是没有信仰的国度,完全是错误的,是没有道理的。中国不仅自古就有信仰的传统,而且这信仰是与犹太人相似的上帝信仰,是各种要素齐备的上帝信仰。但这信仰为什么没有传承下来,为什么让世人有了这没信仰的印象,除了中国古代上帝信仰本身的隐藏性以外,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罪魁祸首。
参考文献:
书籍:《圣经与古代经典:神学与国学对话录》 作者:王敬之
书籍:《老子与圣经》 作者:远志明
(以上大部分中国典籍以及译文引用自以上两书)
书籍:《“上帝在中国”源流考:中国典籍中的“上帝”信仰》 作者:杨鹏
文章:中国古代记录的耶稣降生与受难时的异常天象 作者不详 https://m.douban.com/mip/note/617778990/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