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德”是整个《大学》的基础,我们前面也指出,明德就是人里面神的形象和样式。在“三纲”中,“明明德”就是恢复、弘扬和清晰这些明德,“亲民”就是为了“明明德”而更新变化,“止于至善”就是住在这些明德中,后面的“八目”其实每个都与“明德”有关,“平天下”就是“明明德于天下”——那么,“明德”到底指哪些品德?《大学》没有说。
后人根据儒家经典做了一些总结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、忠孝廉耻勇”,其中前五种被列为“五常”,也就是五种最基本的品德,是儒家传人的权威性总结,后十种,虽然没有经过权威“认证”,但也是公认的儒家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被称为“十德”。
考察这“五常十德”,我们会发现它们与圣经中所赞扬的美德有着惊人的对应,再次证明儒家经典与圣经一样,都出于天启。例如,我们常提到的“圣灵的九种果子”:
圣灵所结的果子,就是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实、温柔、节制。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。(加拉太书 5:22-23)
这里除了“和平”以外,其它的八种果子都可以在“五常十德”中找到对应,而“和”其实也是儒家特别强调的。下面,我们就来寻找“五常十德”与圣经的深度联系。
五常
“五常”的提出有个发展的过程。孔子最早提出“仁、义、礼”,指出:“仁者人也,亲亲为大;义者宜也,尊贤为大;亲亲之杀,尊贤之等,礼所生焉。”(译文:仁就是爱人,亲爱自己的父母、家人亲族是最大的仁。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,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。亲爱亲族要分亲疏,尊重贤人也要有等级,这就是礼的出处和来源)
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“智”,构成四德或四端,董仲舒又加入“信”,并将“仁义礼智信”说成是与天地一样长久的经常法则(“常道”),“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”(《贤良对策》)
“仁”对应圣经的“爱”,与“义”一起是五常十德的核心,所有其他的“明德”,如“孝”、“悌”都围绕“仁”展开。儒家学说甚至被称为仁义之道,其中以“仁”为最大。这与圣经保持了一致:如今常存的有信,有望,有爱这三样,其中最大的是爱。(哥林多前书13:13)律法和先知被总结为“爱神爱人”,爱也称为最妙的道,在上帝的美德中,爱也是核心,如圣经所言:
亲爱的弟兄啊,我们应当彼此相爱,因为爱是从神来的。凡有爱心的,都是由神而生,并且认识神。没有爱心的,就不认识神,因为神就是爱。(约翰一书4:7)
《说文》:“仁,亲也。从人,从二。”本义是对人友善、相亲。孟子说:“仁者爱人”,《中庸》说“仁者人也,亲亲为人。”这些提到的都是对人的慈爱之心,《庄子·天地》把这种爱又扩展到了爱护万物:“爱人利物之谓仁。”“仁”主要着眼于人与人的彼此相爱。
这种定义也使得“仁”有一定的局限性,对于注重世俗的中国人,“仁”主要指的是爱人,对上帝则像旧约的犹太人一样,主要是敬畏和尊敬,当然我们不必苛求,因为上帝借着耶稣给人类的恩典还没有临到。
另外,儒家主要提倡的是“以直报怨”(道家提到了“以德报怨”),就是“以公正无私对待恶行”,这与圣经提到的“爱你的仇敌也”有一定的差距:
“你们听见有话说:‘当爱你的邻舍,恨你的仇敌。’只是我告诉你们:要爱你们的仇敌,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。这样,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,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给义人,也给不义的人。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,有什么赏赐呢?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?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,比人有什么长处呢?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?所以你们要完全,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。”(马太福音5:43-48)
所以,圣经中提到的爱提升了儒家的“仁”,“仁”在圣经的爱里得到完全,同时儒家的“仁”又丰富补充了圣经中的“爱”。
儒家并没有规定“义”的具体内容,只是明确了“义”的含义。孔子认为:“义者宜也”,“义”,就是“适宜”的意思,符合礼法与道德就是“义”。孟子进一步将“义”阐述为:“义”就是人的“羞恶之心”,朱熹解释为:对自己丑恶的言行感到羞耻,对他人的丑恶言行感到憎恶。(羞,耻己之不善也。恶,憎人之不善也)。
从“义”这个字(繁体字)的造型,我们可以找到“义”与圣经的联系。
可以看到,“义”来自于祭祀,来自于牺牲,本源是“因信称义”,孔子更加看重“因行为称义”。“因行为称义”指的就是遵守上帝的律法,与古代中国人遵守礼法和道德是一致的,与儒家一样,圣经也鼓励我们渴慕“义”,行公义,甚至为“义”受逼迫。
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!
因为他们必得饱足。
……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!
因为天国是他们的。
(马太福音 5:6,10)
凡遵守公平、常行公义的,这人便为有福!(诗篇 106:3)
与“义”德类似,其实“礼”也是起源于祭祀的,孔子那个时代的“礼”,主要指周礼,里面有大量祭祀的礼仪,然后慢慢引申到人际关系上,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“亲亲之杀,尊贤之等,礼所生焉”,礼成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,目的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,所谓的“礼之用、和为贵”;孟子也说:“恭敬之心,礼之端也。”(《孟子·公孙丑》)
在圣经旧约中,“礼仪”是非常重要的内容,律法既规定了大量祭祀的礼仪,也涉及到人际关系的礼仪,就如圣经所说:他们是以色列人;那儿子的名分、荣耀、诸约、律法、礼仪、应许都是他们的。(罗马书9:4)
新约由于在恩典之下,礼仪没有那么重要,但洗礼和圣餐作为重要的礼仪保存了下来:各样洗礼、按手之礼、死人复活,以及永远审判各等教训。(希伯来书6:2)
同时,新约中也有很多的行为规范,体现了“礼”的精神:
圣徒缺乏,要帮补;客,要一味地款待。……与喜乐的人要同乐;与哀哭的人要同哭。……若是能行,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。(罗马书12:13,15,18)
在古代,“智”和“知”意义基本相同,常常互相假借,基本意思是认识、知道、辨别,聪明、智慧,谋略、见识、知识等,含义非常广泛。
知识的含义,让“智”与《大学》的格物致知相联结。孟子提出:“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这与以下经文对应: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。(箴言1:7)敬畏一定是建立在分辨是非基础上的。
作为智慧,“智”代表着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更加深入的理解: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事之理,大智慧为古代圣贤尤其是道家所强调,而圣经对智慧的强调也不逞多让:
得智慧,得聪明的,这人便为有福。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,其利益强如精金(箴言3:13-14)
不可离弃智慧,智慧就护卫你;要爱她,她就保守你。智慧为首;所以,要得智慧。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。高举智慧,她就使你高升;怀抱智慧,她就使你尊荣。(箴言4:6-8)
你们要谨慎行事,不要像愚昧人,当像智慧人。(以弗所书5:15)
儒家的“信”德,主要指的是“信用”。就是言行一致,说到做到:言必信,行必果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,《论语·为政》中还说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意思是: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。后人说:人无信不立。无论孔子和老子,都非常注重诚信。
“信”在圣经中对应的字眼是“信实”,与“信德”的含义相同。首先,神自己就是“信实”的,他会遵守自己的应许和约定:
所以,你要知道耶和华-你的神,他是神,是信实的神;向爱他、守他诫命的人守约,施慈爱,直到千代;(申命记7:9)
我们应当依靠上帝的“信实”,这样的依靠,就是我们的信心:
你当倚靠耶和华而行善,住在地上,以他的信实为粮;(诗篇37:3)
我们也应当学习神的“信实”,向别人显出“信实”,与儒家的“信”是一致的,圣灵的九种果子,其中一种就是“信实”。
十德
以上的“五常”可以说是“明德”最为核心的部分,当然儒家还有许多其它明德,就如“温良恭俭让、忠孝廉耻勇”,这是一种民间对于儒家美德的总结,有很多版本,比如还有“悌”、“恕”、“宽”、“敏”、“惠”等等,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。同时,以下不再点明这些品德的出处,只是列举相关圣经经文,供大家参考。
“温”德与圣经中的“温柔”相对应。
温柔的人有福了!
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。
(马太福音 5:5)
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,追求公义、敬虔、信心、爱心、忍耐、温柔。(提摩太前书 6:11)
“良”德与圣经中的“良善”相对应。
寡少言语的,有知识;性情温良的,有聪明。(箴言 17:27)
我喜爱良善,不喜爱祭祀;喜爱认识神,胜于燔祭。(何西阿书 6:6)
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。(以弗所书 5:9)
你们要谨慎,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恶报恶;或是彼此相待,或是待众人,常要追求良善。(帖撒罗尼迦前书 5:15)
“恭”德与圣经中的“恭敬”相对应。
凡在轭下作仆人的,当以自己主人配受十分的恭敬,免得神的名和道理被人亵渎。(提摩太前书 6:1)
爱弟兄,要彼此亲热;恭敬人,要彼此推让。(罗马书 12:10)
“俭”德与圣经中的“节制”相近。
有了知识,又要加上节制;有了节制,又要加上忍耐;有了忍耐,又要加上虔敬;(彼得后书 1:6)
“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,不要坐在首位上,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;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:‘让座给这一位吧!’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。你被请的时候,就去坐在末位上,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:‘朋友,请上座。’那时,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。因为,凡自高的,必降为卑;自卑的,必升为高。”(路加福音 14:8-11)
所求于管家的,是要他有忠心。(哥林多前书 4:2)
他们与羔羊争战,羔羊必胜过他们,因为羔羊是万主之主、万王之王。同着羔羊的,就是蒙召、被选、有忠心的,也必得胜。(启示录 17:14)
“孝”可以说是儒家伦理的中枢,有大量的论述,形成了丰富的“孝文化”。“孝”在圣经上着墨不多,却是重量级的,位列“十诫”之一,可以说,儒家对于“孝”的扩展大大丰富了相关圣经。
当照耶和华-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-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。(申命记 5:16)
“廉”德,原意指 “节俭”“不贪婪”“不多得”等廉洁之义,形容人在处理公事上端正严谨、一丝不苟。圣经中保罗提过一次“廉洁”,但那可能是翻译不准确的结果,原文是“纯洁”的意思。虽然如此,“廉”德作为一种美好的品格,在圣经中也是得到认可的,旧约中那些贪婪的君王、官吏,以及新约中的法利赛人,都被谴责。
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,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;因为主曾说:“我总不撇下你,也不丢弃你。” (希伯来书 13:5)
恶人脸无羞耻;正直人行事坚定。(箴言 21:29)
耶和华在她中间是公义的,断不做非义的事,每早晨显明他的公义,无日不然;只是不义的人不知羞耻。(西番雅书 3:5)
儒家曾经因为强调仁义而被世人批评过于软弱,不够刚强,但其实不是事实,儒家也强调勇敢、勇气的德性,“勇”被孔子列在“三达德”之中。圣经同样也看重勇气和胆量,大卫因为自己的勇气而一战成名,耶稣总是说“不要怕”,因为魔鬼总是用恐惧和胆怯来攻击我们,“勇”德就是我们战胜这些的利器。
所以,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;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。(希伯来书 10:35)
神赐给我们,不是胆怯的心,乃是刚强、仁爱、谨守的心。(提摩太后书 1:7)
考察以上儒家强调的德性,就会发现与圣经强调的美德在彼此呼应。通常来说,圣经美德扩展了儒家德性的广度与深度,而儒家的德性,则丰富和补充了圣经美德,尤其是当这些德性应用在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时候。同时,我们也不必拘泥以上提到的美德和德性,就如以下圣经所说:
弟兄们,我还有未尽的话:凡是真实的、可敬的、公义的、清洁的、可爱的、有美名的,若有什么德行,若有什么称赞,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。(腓立比书 4:8)
最后,我们要说的是,不管是“明明德”,还是“亲民”,还是到“止于至善”,乃至实现它们的“八目”,其实都是始于上帝,终于上帝。“明德”来源于神的形象和样式,要使人向着明德变化更新,需要圣灵的帮助,“止于至善”,实际上就是住在上帝里面,并让上帝的美德籍着人显现出来,这就是上帝呼召我们成为他儿女的目的之一:
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,好述说我的美德。(以赛亚书 43:21)
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,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(彼得前书 2:9)
让我们完成这上帝的呼召,让这些美德从我们里面,如明光照耀一般彰显,好荣耀祂的名,直到永永远远!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