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乐维新,进入命定,释放荣耀,迎接禧年!

回归圣城

以色列演义(20)义的脚踪

四千年前,有个人被上帝感召,从幼发拉底大河那边起身,长途跋涉,走向一个未知之地,他可能也无法想象,因为自己一个信心的行动,开创了一个民族的史诗,一个国家的传奇。

这就是亚伯拉罕孙子雅各的后代,他们是上帝的宠儿,人类的长子,他们跌宕起伏的经历,浓缩了全人类的历史,有爱而不得,也有得而不爱,有失落,有拯救,有死亡。有复活……从“希伯来人”到“以色列人”,再到“犹太人”,这个经历了无比苦难的民族,最后走向一个惊心动魄而又完美无缺的大结局。

这样的一批如同精金的人,值得我们珍惜,可惜我们这些外邦人在几千年来,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犹太人的价值,而是淹没在各种歧视、偏见和反犹主义中,让犹太人承受了太多的痛苦。其实若我们真正了解犹太人的坚韧、顽强、智慧与仁慈,会立马化身他们的迷弟迷妹。

如今时候到了,世界即将重新回到以色列和犹太人的时代,我们应当清除眼中的迷雾,在上帝的心意中,学会尊荣这个伟大的民族,并帮助他们重返世界的巅峰。上帝将会因此而奖赏我们,他已经设立犹太人成为人类的标杆,成为奖赏和惩罚的量器,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和未来,将与他们对犹太人和以色列的态度密切相关。

而我们中国人,作为人类最小的儿子,在这末后的时代,将被赋予独一无二的责任,与人类的长子联合,一起进入荣耀的新时代。

至此,我们可以总结一下“演义”的“义”了。

所有的义,其实最后都落在两大支点上,一个是律法的义,也叫因行为称义。律法就像量尺,是上帝给犹太人的行为规范,铁面无私,对错分明,它不看你想什么,你的动机是什么,而是看你做了什么,是不是遵守了律法,人按照行为来得奖赏,受惩罚。

另一大支点被称为恩典的义,也叫怜悯的义,或者是因信称义,这种义与行为无关,而是上帝因着人的信心,将他的义作为礼物,白白送给你,即使你做得很差也不要紧,因为上帝看的是人的心,你的动机。

从本质上说,这两种义密不可分,互相补充,合为一体,因为我们既需要行为,也需要信心,信心引导行为,行为显示信心。但实际上,两者又有不少的冲突,因为罪恶的存在,我们人类的肉体和心灵常常处在剧烈的冲突中,于是导致律法的义和恩典的义看上去水火不容。

实际上,这两种义的互动和冲突,构成了人类的信仰史,在以色列这个信仰至大的民族上尤其明显,二者的相爱相杀,就将以色列的历史“演”成了“义”。

犹太人是从恩典的义入门的,他们之所以受宠爱,受尊荣,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好,而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、以撒和雅各对上帝有信心,这种恩典的义,需要律法的义来成全,于是上帝赐给了他们律法。

但有了律法,犹太人开始不淡定了,他们发现遵守律法之难,难于上青天,以至于催生了两个怪胎,法利赛人靠假装来遵守律法,撒度该人干脆抛弃了他们无法遵守的律法。

这并非上帝的本意,上帝知道人的软弱,没法遵守律法,上帝让以色列人看见律法的义,是为了让他们回到恩典的义,这恩典的义与律法的义合而为一,就是救世主弥赛亚,他完成了律法的义,然后将这律法的义,以恩典的样式送给人类。

固执的犹太人并未明白上帝的良苦用心,他们拒绝了弥赛亚基督,也就是拒绝了律法的义和恩典的义,这义反而因为他们的拒绝而转给了我们这样的外邦人,而他们为这种拒绝经受了两千多年的巨大苦难。

以色列人拒绝了上帝的儿子,但上帝并未忘记他们,当他们的拒绝和悖逆在时间长河中逐渐消退,当他们为这些付上沉重的代价,上帝将重新迎接他们回家,就像浪子回头故事中的那位老父亲。经过最后七年的大磨难,犹太人将重回弥赛亚的怀抱,律法的义和恩典的义将加给他们,使他们成为上帝要他们成为的。

虽然总体上,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硬心、顽梗、悖逆,但受到上帝的感召,以色列从来不缺“义”的人,他们在需要的时候,总是会挺身而出,舍生取义,虽千万人吾往矣!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良心,是这个民族的脊梁,他们是真以色列人!

这些信心的伟人和义人,已经名列天堂,让我们也顺着他们的脚踪,沿着他们开出来的道路而行吧!

(全文完)

附:以色列历史全图一幅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