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开口说比喻,
我要解开古时的谜语,
是我们所听见、所知道,
我们的祖宗告诉我们的。
我们不要向子孙隐瞒这些事,
而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,
并他所行的奇事,述说给后代听。
(诗篇 78:2-4)
在古代以色列,信仰传承最重要的方式就是《圣经》,神通过圣灵对人说话,人把神所说的话记录下来,自然,记录神话语的都是神所使用的圣徒,如摩西、使徒保罗等人,他们不仅记录圣经,也成为圣经的一部分,《圣经》就是神与人互动的产物。
古代中国人作为一个信神的民族,也有类似的传承方式,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经典——如“四书五经”和《道德经》——也有被神所使用的圣人——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墨子等人。他们被神拣选,与天对话,受上帝启示,成为那个世代的祭司、先知、先觉和教师,引领着那个世代的人们去认识神,亲近神,并开创出属神的文化,深刻影响着中国以后所有的世代。
让我们从这些古代圣人先贤的作品,追寻神在古代中国人做工的踪迹吧。
古人对神的称呼
了解古代典籍对神的认识,我们可以先从神的名(字)开始。神是全知全能荣耀永恒无限的,如果祂自己不启示自己,我们就没法认识祂,祂赐给我们的名字就是启示的一个途径。同时,神的名代表着祂的权能,我们祷告、传福音、医病赶鬼的时候,“奉祂的名”就是在使用祂的权能。因此名字很重要,十诫里就有一条就是不可妄称神的名。
在中国古代典籍里,有三个比较常用的,称呼神的名字。
第一个是“天”,是孔子用得比较多的。例如他说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《论语·述尔篇》(译文:“上天把德赋予了我,桓魋(一个仇视孔子的人)能把我怎么样?”);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《论语·八佾篇》(译文:“得罪了天,祷告是没有用的”)。
“天”是古代人对神最朴素的称呼,从“天”这个字的造字,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神的认识。首先,上面的一横代表的是,神是从上面来的,比世上一切都高,圣经说神“超乎万有之上”(以弗所书4:6),其次,下面是个“大”字,代表了神的至大、尊贵,“他比万有都大”(约翰福音10:29,和合本)。
第二个字是“道”,这个字相对“天”就显得比较神秘玄妙了。
关于“道”的权威定义来自老子,他说: “有物混成, 先天地生。寂兮廖兮, 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 字之曰道,强为名曰大”。《道德经》25章)(译文:“有种事物神秘地形成,在天地之前就存在。在沉寂与虚空中,独立而不变化,不停地运行,可以称作万物之源。我不知他的名字,只好以“道”为他的字,勉强以“大”为他的名。”)
“道”含有真理和规律的意思,但更深的含义是活着的真理,活着有生命的真理,这种描述在老子的著作中比比皆是,因此,和合本圣经使用“道”这个字,在《约翰福音》起首部分来描述“道成肉身”的耶稣基督,是再恰当不过了。
“天”与“道”多为古代的知识分子所用,而民间更倾向于使用“上帝”这个字来称呼神,尤其在古代民歌的结集《诗经》中,“帝”这个字用的比较多。这是一个充满敬畏感的名字,代表着神是最高的统治者,就像圣经所说的“万王之王,万主之主”。
从我们前面对“帝”造字的分析,我们发现更深的含义,那就是“上帝”不仅是最高统治者,也是一位救赎者,祂亲自成为祭品被烧在柴堆上来为我们赎罪,这是何等的爱!因此“上帝”这个称呼正反映了神两个极端的统一,最尊贵与最卑微的统一,与《腓立比书》2章6-11节相呼应。
这里要补充一点,中国古人称呼神的时候,用“天”、“道”、“上帝”,而不是用现代的“神”这个字。古人所谓的“神”,往往指的是新约中的“鬼”或者“邪灵”,例如孔子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,并不是说孔子对上帝不感兴趣,而是说他不屑于谈论关于“鬼”的事情,这是我们要注意的。
以上的称呼都很奇妙,但最后这个神的名字却是最奇妙的——“夷希微”,这个名字将中国人与以色列人相联结,证明古代中国人上帝信仰的纯正。以下的发现来自王敬之所著《圣经与古代经典:神学与国学对话录》。
这个名字出自《道德经》14章:视而不见,名曰夷;听之不闻,名曰希;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其上不徼,其下不昧,绳绳兮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意思是:看它看不见,把它叫做“夷”;听它听不到,把它叫做“希”;摸它摸不到,把它叫做“微”。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,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。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;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,无头无绪、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,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。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,不见物体的形象,这就是“惚恍”。
这是如此玄妙,而又让人难以理解的一段话,但如果我们找到它的根源,一切就迎刃而解了。原来这个名字的根源正在圣经中,神的称呼“耶和华”。有人研究过“耶和华”的希伯来语发音(中文曾翻译为“雅威”,不够准确,但尾音和首音与“夷希微”相似),发现正与“夷希微”相似,这一下子就真相大白,“夷希微”就是耶和华,而且除了那位“自有永有者”以外,谁能如此“无头无绪、延绵不绝、无形无象”呢?
孔子与儒家经典
孔子的伟大,是毋庸置疑的。但他自己,却十分谦卑,认为自己的一切的著述和思想均是来自于“天”。他的经典著作,被称为“四书五经”,四书指的是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,《大学》反映孔子的教育思想,《论语》记录孔子的言行或者他的思想,后世影响最大,甚至有人说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”,最后一部《孟子》,是由孔子传人孟子所写的对孔子学说的讲解。
《五经》包括《易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》。其中《易经》是中国古代天人哲学的总结,为五经之首,《尚书》与《春秋》是历史著作,《诗经》为诗歌总集,《礼记》则是对礼仪的教导和记录,“五经,”实际上并非孔子原创,大部分是孔子和弟子们收集资料整理和编撰的古代文献,就像《创世记》一样,是来自古代口头传说的记录,而非摩西的原创。
孔子是个很有使命感的人,他不认为自己的著作是为自己说话,他是“述而不作”,为“天”说话,为上帝说话。“天生德于予”, “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师,惟其克相上帝,宠绥四方。” 《尚书·泰誓》(译文∶“上天生育百姓,同时也立了国君,立了老师,派给国君和老师的使命,就是帮助解明上帝爱护百姓的道理。”)就像圣经流传后世一样,上天也感动孔子,让他为上帝说话,并使他的著作流芳千古。
在《论语》中,至高神意义上的“天”,共出现23次,显示孔子的信仰就是“天”。有人总结道:
孔子信“天”,认为“天”创造和控制宇宙万物运行。(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,天何言哉?)孔子敬畏天命,认为天命威严,不可欺天。(畏天命。欺天乎?)孔子认为“天”的权能高于一切鬼神,只信仰“天”而不信仰其他鬼神。(获罪于天,不可祷也。)孔子认为“天”与自已是相互感应的。(知我者天乎!)孔子认为“天”赋予了自己特殊使命,坚信自己的命运由“天”决定,“天”在保佑自己。(天生德于予。知我者其天乎!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),孔子面对“天”,有庄重的行为礼仪。
(杨鹏:《“上帝在中国”源流考:中国典籍中的“上帝”信仰》,67页)
孔子也并不是在抽象地谈论神-天,而是更倾向于将他所说的“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”人格化,使得这些品格德行好像活生生的人(孔子所说的“圣人”)一样,这就是孔子对于“道成肉身”的先知先觉,也是对于那位救赎主的盼望。
基于四书五经和圣经共同的上帝的源头,如果我们将“四书五经”与圣经做个比较,会发现,这两部信仰的圣书,不仅在基本原则是相通的,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,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耶稣基督曾经将旧约圣经的基本原则总结为“爱神爱人”,而孔子著作的基本原则是“敬天爱人”,其中,孔子将“爱人”总结为“仁”,何其相似。在这两个大原则下,两部经书在孝敬父母、尊敬掌权者、智慧、修养、处世之道等方面都有许多令人拍案惊奇的相通之处。
比如,在孝敬父母方面。圣经是十分重视的,孝敬父母被列入重要的“十诫”:当孝敬父母,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-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。(出埃及记 20:12)这个律法在新约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:作儿女的,你们要在主里听从父母,这是理所当然的。当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长寿。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。(以弗所书 6:1-3)
而孔子也把孝敬父母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:子曰: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《论语·学而》,(译文:年轻人在家里要孝敬父母,在外则要敬爱弟兄);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《论语·学而》(译文:孝就是仁的根本!”)最后这句,与耶稣基督所说的:当孝敬父母;又当爱人如己。(马太福音19:19)是相通的,这句经文其实就是在暗示,孝是爱人的根本和基础。
让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以下的词句,就会发现圣经与四书五经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。
- 关于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
原文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《论语·颜渊》
译文:自己所不喜欢的,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。
圣经对比:你们想要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(路加福音 6:31)
- 关于谦卑
原文:劳谦君子,有终吉。象曰:劳谦君子,万民服也。(《周易·谦卦》)
译文:勤劳而谦让,这样的人将有好结果,凡事吉利。《象辞》说:勤劳而谦让的君子,万民敬服。
圣经对比:但谦卑的人必承受土地,以丰盛的平安为乐。(诗篇 37:11)
- 关于朋友
原文:孔子曰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《论语·季氏》
译文:孔子说:“有益的朋友有三种,有害的朋友有三种。选择正直、忠诚;博学多闻的人为友,就会有所受益。选择阳奉阴违、阿谀奉承、心口不一的人为友,就有害了。”
圣经对比:
滥交朋友的,自取败坏;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。(箴言18:24,和合本)
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;敌人的亲吻却是多余。(箴言27:6)
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;朋友诚实的劝勉也是如此甘美。(箴言27:9)
- 关于人的更新
原文: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《礼记·大学》
译文:如果能够一天被更新,就应保持天天更新,新了还要更新。
圣经对比:每早晨,这都是新的,你的信实极其广大!(耶利米哀歌3:23)
- 关于人的自私和任性
原文:如今大道既隐,各私其私(此为后文的总结,原文有一大段话)。《礼记•礼运》
译文:如今大道既然隐去了,人们就按照自己的私意而行了。
圣经对比:那时,以色列中没有王,各人照自己眼中看为对的去做。(士师记21:25)
- 关于个人的作用
原文:一家仁,一国兴仁;一家让,一国兴让;一人贪戾,一国作乱,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事,一人定国。(《大学》)
译文:一家仁爱,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之风;一家礼让,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之风;反之,一个人贪婪暴戾,一国就会犯上作乱,这就是事情发生的机理。这就叫做,一句话说错了就会坏事,一个人作对了就能安定国家。
圣经对比:因一人的悖逆,众人成为罪人;照样,因一人的顺从,众人也成为义了。(罗马书 5:19)
老子与道德经
在中国历史上,老子又是另外一位属天的巨人。他的思想,与孔子有相通之处,但又有所不同,可以说两者是相互补充的。对神的认识,老子集中在“道”上。他不像孔子,主要研究“入世”之学,而是研究“出世”之学,直接领会那位至高者,因此有着更多的神秘和玄妙。
在老子最重要的著作《道德经》一开始就说:
道可道也,非恒道也。名可名也,非恒名也。无名,万物之始也;有名,万物之母也。故恒无欲也,以观其眇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。玄之又玄,众眇之门。
译文:“道”可以言说,但不是通常所说的“道”;“名”也是可以说明的,但它并非普通的“名”。“无”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;而“有”,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。因此,要常从“无”中去观察领悟“道”的奥妙;要常从“有”中去观察体会“道”的端倪。无与有这两者,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,都可以称之为玄妙、深远。它不是一般的玄妙、深奥,而是玄妙又玄妙、深远又深远,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。
在老子眼里,“道”是玄妙而又玄妙,但又是可以认识的。通观《道德经》谈到的“道”,我们就会发现只有神-上帝自己符合这个描述,与《圣经》中的上帝是相通的,而且,我们会发现,只有认识上帝,才能理解老子玄妙的“道”。而“德”呢?则是“道”的人格化,又一个奇妙的“道成肉身”。
在这样的基础上,我们又会发现《道德经》也与圣经充满了奇妙的关联。
- 有与无
原文: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(《道德经》第40章)
圣经对比:因着信,我们知道这宇宙是藉神的话造成的。这样,看得见的是从看不见的造出来的。(希伯来书 11:3)
- 三位一体
原文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(《道德经》第42章)
圣经对比:太初有道,道与神同在,道就是神。这道太初与神同在。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,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。凡被造的,(约翰福音 1:1-3)
这段话在老子的时代看来非常玄妙,难以理解,但如果放在圣经的框架下,我们就会明白,这是三位一体的最古老解说之一。
- 天地人
原文: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(《道德经》第42章)
译文:人效法地,地效法天,天效法道(耶稣基督),道效法那位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一位(自有永有的耶和华神)。
圣经对比:耶和华说:那日我必应允,我必应允天,天必应允地,地必应允五谷、新酒和新的油;这些都必应允在耶斯列身上。(何西阿书 2:21-22)
其它典籍
在以上的孔子和老子的经典之外,就像先知有大先知和小先知一样,神也使用其他人,并通过这些人说话,为古代中国带来启示。我们可以举出如下例子:
- 孟子与浩然之气
原文:“敢问夫子恶乎长?”曰:“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“敢问何谓浩然之气?”曰:“难言也。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是集义之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也。”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上》
译文:公孙丑问:“请问先生擅长于哪一方面呢?”孟子说:“我善于知悉人的言辞,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。”公孙丑又问:“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?”孟子说:“这很难说清楚。作为一种气,是最伟大又是最刚强的。要用正义去培养它,一点不加伤害,就会充满天地上下四方,无所不在。那种气,必须跟义与道相配合,否则,就要显得软弱无力这种气是正义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,不是一时的正义行为就能得到的。行为有一点亏心之处,气就软弱无力了。
说得多么精辟啊!只有对照圣经,才能明白这段话。因为圣灵就是上帝自己,就像风,就像气,是上帝吹入人里面的,人因此就得了生命。这段话谈到圣灵的伟大、刚强、无所不在,又与公义和道(神的话)相配合,甚至可以说远超现代人对圣灵的理解。
- 墨子的兼爱非攻
原文:然则何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?以其兼而明之。何以知其兼而明之?以其兼而有之。何以知其兼而有之?以其兼而食焉。何以知其兼而食焉?四海之内,粒食之民,莫不犓牛羊,豢犬彘,洁为粢盛酒醴,以祭祀于上帝鬼神。天有邑人,何用弗爱也?且吾言杀一不辜者,必有一不祥。杀无辜者谁也?则人也。予之不祥者谁也?则天也。若以天为不爱天下之百姓,则何故以人与人相杀,而天予之不祥?此我所以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也。《墨子·天志上》
译文:既然如此,那么怎么知道上天爱护天下的百姓呢?因为他对百姓能全部明察。怎么知道他对百姓全都明察呢?因为他能全部抚养。怎么知道他全部抚养呢?因为他全都供给食物。怎么知道他全都供给食物呢?因为四海之内,凡是吃谷物的人,无不喂牛羊,养猪狗,洁净地做好粢盛(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)酒醴,用来祭祀上帝鬼神。上天拥有下民,怎么会不喜爱他们呢?而且我曾说过,杀了一个无辜的人,必遭到一桩灾祸。杀无辜之人的是谁呢?是人。给这人灾祸的是谁呢?是上天。如果认为上天不爱天下的百姓,那么为什么当人与人相互杀害时,尚天为什么要降给他灾害呢?这是我所以知道上天爱护天下百姓的缘故。
墨子是春秋诸子百家中一个独特的学派,虽然他对神的理解不像孔子和老子那样深入全面,但他对爱——就是神的慈爱和人与人彼此相爱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。这段话包含着对上帝爱世人的理解,以及上帝为爱而审判世人的作为。
- 《大明会典》与创世记
原文: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濛,五行未运兮、两曜未明。其中挺立兮,有无容声。 神皇出御兮,始判浊清。立天立地立人兮、群物生生。
译文:起初,在天地为创造之前,到处是混沌一片,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还没有开始运行,太阳和月亮也还没有发光。在那里所存有的一切,既没有形象也没有声音。当神皇上帝出来开始进行统管,才有了轻清者上升为天,重浊者下沉为地的分别。他创造了天,创造了地,创造了人,使得万物生生不息。
这段古代皇帝祭天的祷告文完全就是圣经《创世记》的再现。
总结起来,我们会发现,中国古代圣贤和典籍与圣经存在着美妙的对应。孔子、老子、孟子就像是中国古人的摩西、所罗门、约书亚,而他们的著作,不仅在内容上有呼应,在形式上也是如此相似:
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——福音书
《孟子》——先知书
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——历史书
《诗经》——(诗篇)
《礼记》——律法书
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——(智慧书)
中国的古籍实在丰富,隐藏在里面关于上帝的信息也是极其丰富的,我们这短短的篇幅实在不够,只能是一些粗浅的认识,让我们看到,中国古人对于神的认识,已经是多么地广阔、深入和丰富!
参考文献:
书籍:《“上帝在中国”源流考:中国典籍中的“上帝”信仰》 作者:杨鹏
书籍:《论语遇上圣经: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正面交会》 作者:石衡潭
书籍:《圣经与古代经典:神学与国学对话录》 作者:王敬之
书籍:《老子与圣经》 作者:远志明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