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教主义,最初是作为新教改革的一部分,从英国起源,然后随着清教徒来到美国,在美国发扬光大。他们推崇因信称义、天职思想、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,对欧洲传统僵化的天主教思想进行了批判,在早期的美国,推动了个性解放,促成建立现代劳动、职业和财富观,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基础,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。
可以说,清教主义在历史上打破了当时天主教对整个社会的禁锢,拨乱反正,回到圣经,起到了推动基督教改革和前进的积极意义,在当时是极其先进的理念,在如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早期的清教徒,有许多也是敬虔爱主的基督徒。但是,清教主义已经是五百年前的启示,很多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这个时代。
还有一点就是,清教主义并不是纯净的圣经思想,里面实际上掺杂了许多人的思想,还有一些极端宗教思想。例如对于民主和自由的过度推崇,将属灵的自由和世俗的自由等同起来,让人以为西方推崇的民主、自由、人权等普世价值观出自圣经,结果让仇敌钻了空子。
实际上,清教主义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清教主义里符合圣经的那部分造就了清教徒和美国的早期成功,但里面出自人的教训,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种子。实际上,共济会等秘密社团,将许多不合圣经的教训加入了清教主义的大杂烩。早期一些所谓的清教徒,实际上有许多就属于共济会。
限于篇幅,我们不会全面地指出这些错误,而是集中在一两个点上批判。那就是清教主义的财富观或者金钱观。有一句话很能代表这种财富观:“拼命地挣钱、拼命地省钱、拼命地捐钱”,据说出自布道家约翰·卫斯理(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说过这样严重不符合圣经的话)。
“拼命地挣钱”,我们在圣经上找不到这样的话,圣经鼓励我们勤奋工作,但你得到多少财富,并不与之一定相关,财富确实是神赐予之一,但圣经也对积累财富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好多警告。实际上,过多的财富常常引诱人离开神。
在《马太福音》19章,提到了一个青年财主:
有一个人来见耶稣,说:“夫子(有古卷:良善的夫子),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?”耶稣对他说:“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?只有一位是善的(有古卷: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?除了 神以外,没有一个良善的)。你若要进入永生,就当遵守诫命。”他说:“什么诫命?”耶稣说:“就是不可杀人;不可奸淫;不可偷盗;不可作假见证;当孝敬父母;又当爱人如己。”那少年人说:“这一切我都遵守了,还缺少什么呢?”耶稣说:“你若愿意作完全人,可去变卖你所有的,分给穷人,就必有财宝在天上;你还要来跟从我。”那少年人听见这话,就忧忧愁愁地走了,因为他的产业很多。
耶稣对门徒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财主进天国是难的。我又告诉你们,骆驼穿过针的眼,比财主进 神的国还容易呢!”门徒听见这话,就希奇得很,说:“这样谁能得救呢?”耶稣看着他们,说:“在人这是不能的,在 神凡事都能。”(马太福音 19:16-26)
这是耶稣对富人的总结。因为过多的财富让人更多依靠钱财而不是神,更多关注今生而不是来世,更多关注世界而不是信仰,连所罗门这样的属灵巨人在巨额财富面前都难以自持,因此富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基督徒。耶稣最后还是给富人留了一个口子,富人在神的大能下也是可以有敬虔信仰的,但想必是少而又少。弟兄们哪,可见你们蒙召的,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,有能力的不多,有尊贵的也不多。(哥林多前书 1:26)
圣经也让我们知足:只要有衣有食,就当知足。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,就陷在迷惑、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,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。贪财是万恶之根。有人贪恋钱财,就被引诱离了真道,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。(提摩太前书 6:8-10)
实际上,拼命的挣钱已经鼓励基督徒,在财富上不要“知足”,鼓励人们对于财富的贪婪。当一个人已经把“命”都拼在挣钱上的时候,他还有多少“命”留给信仰,留给神呢?
后面的两条“拼命地省钱、拼命地捐钱”似乎并没有错,但省钱也是圣经从未提到的事情,反而圣经要我们学会慷慨,学会给别人花钱捐钱。但圣经也在告诫我们要注意动机,神并不看你捐多少钱,而是看你的心。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,又舍己身叫人焚烧,却没有爱,仍然与我无益。(哥林多前书13:3)这种不问动机,鼓励人们多多捐钱的思想,只会造就一大批伪君子和骄傲之人。
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清教徒们做得怎么样吧。早期的许多清教徒确实有敬虔爱主之人,但也混进了不少共济会员。后面有些人,就像洛克菲勒、福特等人,被人推崇为真正的清教主义财富观的实现者,他们真正实现了“拼命地挣钱、拼命地省钱、拼命地捐钱”。
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这些人,其实你会发现这些人其实连基督徒都算不上。洛克菲勒是个冷酷无情的资本家,为了实现“拼命地挣钱、拼命地省钱”的目的,他不择手段、横征暴敛、欺行霸市,不知多少人因他而破产。而所谓的“拼命地捐钱”,做慈善,结果是财富是越“捐”越多,个中原因,我们只能“呵呵”。
所以“拼命地挣钱、拼命地省钱、拼命地捐钱”根本不是圣经的价值观,神也并不鼓励人攫取过多的财富,但神并不反对财富。神想要基督徒过的财富生活,已经在《箴言》中说明:
我求你两件事,
在我未死之先,不要不赐给我:
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;
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;
赐给我需用的饮食,
恐怕我饱足不认你,说:
耶和华是谁呢?
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,
以致亵渎我神的名。
(箴言 30:7-9)
这是一种我们所说“中产阶级”的生活,财富不多也不少,没有多到让我们骄傲,没有少到让我们嫉妒,而且经文暗示,如果过于贫穷或者富足,都会让我们与虚假和谎言难脱干系。
其实不管信主不信主,中产阶级的生活都是最好的生活,一个社会的稳定,依赖于中产阶级的比例和数量。美国过去的强大,正因为那是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,而当今的衰落,原因之一就是中产阶级正在被消灭,超级富豪和贫民越来越多,而这两类人一个一个骄傲,一个嫉妒愤怒,社会就不再稳定。而这种状况的造成,清教主义的财富观难咎其责。
所以,清教主义的教训并非我们不可逾越的圭臬,任何来自人的教导,我们都应放在圣经和圣灵的光照下检验和分辨,不管这些人如何权威,他们如何成功,都应该被检验和分辨,好让我们按照正道而行,这才是真正的“唯独圣经”!!!
你说呢?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