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我们人类上能进入太空,下能潜入深海,认识了大自然的许多奥秘,但在自我认识这个问题上,却总是求而不得——人确实太精妙了——人体构造之精巧复杂、人心之诡谲多变,思想认识之丰富多彩——可以说,每个人都是一个让人叹为观止小宇宙!
不过,在自我认识的问题上,人们也做了不少尝试。比如最近年轻人流行的“i”人和“e”人,通俗说来就是内向性格(i)还是外向性格(e),背后是一个叫“迈尔斯-布里格斯类型指标”(Myers–Briggs Type Indicator)的东东,也就是所谓的“MBTI”,通过简单的测试,就可以把人鼓捣成16种人格,是两个美国母女搞出来的,可以,这很美国!
当然,这个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但是面对人性格的复杂多变,又实在太简化和抽象了,光是“外向”和“内向”的区分,就足以让人头痛脑胀了,举个栗子,有的人对某些人显示出内向性格,对另外一些人显示出外向性格,人的“i”和“e”,是随着环境和时间在不短变化的,哪有那么容易下定论。
说实话,人对自己的认识不能从自己出发,这样其实是缘木求鱼。对人的认识一定是在某种外部的参照物之下,以高过人类的角度来审视,才能获得真正的结果。而圣经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角度。因为人是上帝造的,有上帝的样式和形象,最明白人类本质的,就是祂。
从圣经角度看,人格其实有一种更有意义的划分,那就是律法型人格与恩典型人格。
什么是律法型人格?就像旧约以律法来判断人,这类人通常心里有一些律法式的准绳,在这条准绳前,行为是有好坏,人也是有好坏的,律法型人格通常使人比较挑剔、苛刻,他的法则是以牙还牙,以眼还眼,别人怎样对你,你就要怎样对别人。
恩典型人格与之相反,不管别人对他怎么样,也不管对方的好坏,恩典型的人都会对待别人好,常施恩惠,他们对别人的好是无条件的,常常带着原谅和宽恕。
我们可以仔细观察,无论是在社会中,还是在教会里,都会有一些人是律法型人格,也会有一些人是恩典型人格,由于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同,会带来很大的冲突和矛盾。
律法型人格与恩典型人格在雨果的名著《悲惨世界》中各有典型的代表,主人公冉阿让就是恩典型人格的代表,而沙威警长是律法型人格的代表,冉阿让什么都带着怜悯,什么都带着宽恕,而沙威则什么都要分个是非曲直,这两个人遇到了,自然针尖对麦芒,成了一生的对手。
冉阿让与沙威
我们当然会更喜欢恩典型人格,谁不喜欢天天被友善对待呢?谁喜欢被人苛待呢?更何况恩典型人格更符合新约的精神——以恩典和宽恕彼此相待。但我们似乎也缺不了律法型人格,这些人往往在磨练我们的性情,而且恩典型人格有时候使人缺乏原则——律法型人格更讲求原则,讲求公义,可以约束我们过度行义的倾向。
而且我们也不只有这两种人格,我们可以有智慧型人格,可以在律法和恩典之间来回切换,我们也可以有福音型人格,将律法与恩典合而为一,因为这两者本来为一。
是的,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,因为祂能容纳一切,除了罪恶和罪人之外的一切,也在他之中合而为一。
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,倚靠他,归于他。愿荣耀归给他,直到永远。阿们!(罗马书 11:36)
但是我们只有一位神,就是父,万物都出于他,我们也归于他;并只有一位主,就是耶稣基督,万物都是藉着他而有,我们也是藉着他而有。(哥林多前书 8:6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