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钟保罗 来源:作者新浪博客
撒狄教会
3:1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,说: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,说:我知道你的行为,按名你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“撒狄”是什么意思?“撒狄”的意思是“维新”、“革新”。
约翰写启示录时,撒狄城有何特征?撒狄是亚西亚主要贸易中心之一。这城的城堡背山,只有一个唯一的通道。国王塞路斯(Cyrus)攻下这城有个故事:有一兵士因头盔掉下山涧,沿山寻找偶然发现可进城堡的小径,沿路作了记号,到了夜里就带了特选的兵队上城堡,轻易攻下了撒狄城,因为对方没有防范,想不到有人竟会找到进堡的通道。
两个世纪后的安提阿库斯(Antiochus)运动时,这历史重演。
正是因为这两件事,主吩咐撒狄教会要儆醒,有其特别意义。
撒狄虽然不是“拜罗马皇”的中心,但居民生活放荡,喜爱玩乐。他们虽较富裕,但生活只重享乐。主说“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”。意思是说,他们在物质上是活的,但在灵性上是死的。
撒狄教会是预言教会历史的哪一时期?撒狄是在推雅推喇教会之后,是第五个教会,但并不代替推雅推喇,因为推雅推喇没有成为过去,乃要继续等到主再来。
撒狄教会代表教会历史的改革运动时期,这运动开始于主后1517年,主要领导运动者有约翰胡斯(John Huss),威克厘夫(Wycliffe), 马丁路德(Martin Luther) 等人。可是,这改革运动只带来一些改革,并没有完全恢复使徒时期教会的模式。
撒狄教会将会继续存在,直等到主再来。
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有何背景?是何内容?结果怎样?马丁路德领导改教运动,其来龙去脉简述如下:
十六世纪初,德国在宗教和经济各方面都是危机四伏:
在宗教方面:
1. 教皇干预教会,使人难以忍受。
2. 教士素质良莠不齐,众所非议。
3. 节令假期过多。
4. 教会怂恿行乞,人民大为不满。
5. 修道院占有地产过多,农民抱怨。
6. 信徒宗教意识趋于苏醒,当时有一种宗教兴奋,起源于深沉的罪恶感,人们渴望解决得救问题。
7. 人本主义风起云涌,激荡人们的思意,新旧思想裂痕愈深。
在政治方面:
当时罗马教势力犹在,非常专制残暴,欧洲各国受不了压迫,许多政权反对罗马管辖整个欧洲,就利用改教运动来达到政治企图,趁机摆脱罗马教的管辖,成为独立的国家。
马丁路德深受得救问题困扰,从圣经看到因信称义的真理。他向教皇进言,要更正罗马教的错误教训,以及教会里存在的弊政,但不被接受,反而遭到批判逼迫。
马丁路德不得不公开提出抗议,要摆脱罗马教另外成立教会。他这登高一呼,即刻万方响应,正合民心思变的趋势。改教运动后来成为另一宗派的基督教,称为“改革宗”(Protestant),这教会一直继续到今日,且要等到主再来。
所以改教运动有出乎神的,也有出乎人的两方面。出乎神的,是关系到因信称义等教训;出乎人的,是各国政权摆脱罗马争取独立。
更正教会是成立了,采纳了一些教义和教会行政方面的改革,但却陷入了以下的错误:
1. 产生了国立教会。
2. 改教运动,变成了教会与世界联合,一起打倒罗马教会的运动。
3. 宗教与政治合在一起,罗马教会如此,更正教会也效法如此。
4. 教会以国家为范围,各自设立了所谓国家教会。在德国有信义会,成了德国的国家教会,凡德国人都是这教会里的人;在英国有安立甘会(即圣公会),成了英国的国家教会,凡生下来是英国人的,就可请英国牧师施洗。所有国民不论是否重生,都能在教会里受洗。所以说,这教会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5. 信与不信的调和,世界和教会混在一起,传的是社会福音。这教会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6. 在更正教的历史里,有所谓一代祝福,二代组织,三代堕落的例子。他们忘了起初是怎样领受、怎样听见,又是怎样遵守真道的。这教会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今日的各大宗派是怎样形成的?
今天在更正教会的历史中,各大宗派林立。先是国立教会,后有私立或独立教会。有的起因是因为不同的神学思想,有的是因为对教会体制的不同见解。归纳起因如下:
原因一:有人看见国立教会里,人是藉着受洗进入,不是藉着信心进入,故分出来成立了私立或独立教会;
原因二:有的因看见新的真理,特别注意某一真理而分开。许多教会因没意思要事奉神,所以神就兴起一个人、几个人、一班人,让他们看见某一真理,某一罪行,另外设立私立或独立教会。
几个较大宗派的形成大致如下:
(1) 信义宗:亦称路德宗,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。着重因信称义的教义,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,反对教会拥有大量世俗财产和权力。主要分布于德国北部、北欧瑞典、挪威、丹麦、芬兰、美国。
(2) 长老宗:改革运动期间产生于法国,创始人是法国的加尔文。主张教会组织由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。长老是平信徒领袖,从全体信徒中选出。牧师由长老聘任。教会制度具有共和主义思想。神学上亦同意因信称义的真理。主要分布于苏格兰、英国、美国。
(3) 圣公会:十六世纪改革运动期间产生于英国。英王亨利八世因不满教皇干预他的婚事,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再受治于教皇。初期,在教义、礼仪和组织方面多承袭天主教传统。十七世纪以来受加尔文派影响。圣公会自称与天主教、东正教同是古老公教会之一,保留由使徒传下来的主教制和正统教义,但赞成宗教改革运动。
(4) 公理宗:具有公众治理之意。直译为公众制,崇尚民主精神。十六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,由罗伯特勃朗创立。主张每一堂区的会众为教会的独立自主单位,不设教务行政上的各级总机构,每个独立教堂的信徒会众,以民主方式直接选聘牧师管理教会;只着重信仰,并认为各教堂的具体制度和礼仪并不重要,应由各堂会自行解决。主要分布于英国、美国。
(5) 浸礼宗:十七世纪产生于英国和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。着重浸礼和埋葬的关系,主张受浸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,以象征受死、埋葬、复活和重生。此外,崇尚民主制度,主张信徒一律平等,强调各教会独立自主,反对国教和政府对教会的干涉,反对给婴孩行滴礼。后来,陆续分化为浸信会、浸礼会、安息浸信会等许多支系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,分为北浸信会和南浸信会。
(6) 卫理宗:亦称卫斯理宗、监理宗或循道宗。十八世纪产生于英国,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原为圣公会牧师。他认为传统传教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,主张在劳工中展开传教运动,注重布道活动。
(7) 内地会组织:这是不分宗派、专派传教士到中国的差会组织。由美国传教士戴德生于1865年创立。总会设在伦敦,分会设在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地。派出的传教士来自不同的宗派和民族。
(8)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:十九世纪产生于美国。当时着重宣传世界末日和基督再来。主张奉行律法书中所例的守安息日、行为准则和饮食律例的诫命。
(9) 公谊会:亦称贵格会,或教友会。十七世纪中叶由英人福克斯所创立。宣称教会和圣经都不是绝对的权威,信徒可直接受圣灵的感动而讲道,反对设立牧师、圣餐等仪式,提倡和平主义。
(10)救世军:原为一个社会活动组织,1865年由英人维廉布斯创立于伦敦。着重在下层社会举办慈善事业,吸收信徒。主要分布于英国、美国等。
(11)五旬节会:产生于十九世纪末、二十世纪初。主要流传于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丹麦、挪威、瑞典等。主张继承门徒在五旬节接受圣灵的传统。宣称信徒成圣是神恩宠所致,人在因信称义后才有成圣可能。此派还包括在组织上互不统一的许多独立教会,诸如神召会、信徒信心会和圣洁会等。
还有不计其数的其他宗派,这里不作细述。
主的自称
主自称是“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”有什么意思?
“神的七灵”不是指神有七个不同的灵,其实圣灵只有一位。“七”代表完全,“七灵”指圣灵完全的七种表现和功能。神的七灵指“智慧的灵、聪明的灵、谋略的灵、能力的灵、知识的灵、敬畏神的灵以及真理的灵”〈赛11:2,约14:17〉。
“七星”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(负责人)。
撒狄教会极需要的,是完全的圣灵工作,所以主要让他们知道他有能力恢复教会,让他们像使徒时期的教会那样,满有圣灵的工作。
主自称是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,表明主的圣灵有完全的表现,也表明主是那掌管教会一切的主。
“七”是代表完全的数目,这里明显是指圣灵完全的事工。〈亚4:6〉耶和华说:“不是倚靠势力,不是倚靠才能,乃是倚靠我的灵,方能成事。”
可知主要告诉撒狄教会,恢复教会的事,不能倚靠人的力量,一定要完全倚靠圣灵的能力才能完成。撒狄教会的改革运动,还正处于未尽完成的阶段,必须完全倚靠圣灵的能力来完成。
主的知道
主说:“我知道你的行为,按名你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”这话有什么意思?
撒狄是有行为的教会,主说他是知道的。这行为是指他们坚守因信称义的真理,有圣洁的生活。他们未曾污秽,因信罪得赦免。他们穿白衣,指因信称义。
可是,撒狄教会虽然有些改革,却陷入与世界联合、与政治混合、信与不信的调和等错误。
所以,主说他们表面上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主的称赞
主对撒狄教会有何称赞?有两个称赞:
1. 有行为(虽然主责备他们的行为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,也批评他们的行为,在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完全的)。
2. 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,他们要穿白衣与主同行,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。
在更正教的历史上,的确是出了一些有名的属灵人,是神所重用的。这里乃是说有几名,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,如马丁路德、卫斯理等。他们要穿白衣与主同行,穿白衣的意思是罪得赦免,也就是因信称义。他们穿白衣,可以与主同行,因为他们配得,靠的是信心,不是行为。
主的责备
主怎样责备撒狄教会?主责备撒狄教会,说他们的行为:
1. 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
2. 在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完全的。
撒狄教会有真理的亮光和表面的行为。
伟大的国立教会或宗派,他们有骄人的历史,有昂贵的教堂建筑、有大学和学校、董事会、出版和宣传部、组织活动、本地差传和海外差传。
但这些活动与使徒时期的教会模式相比之下,还有一段距离,因为使徒教会的确显出圣灵的果子和圣灵的恩赐,毕竟是一个圣洁的教会,一个圣灵充满的教会,而不是一个社会俱乐部。
撒狄教会里有许多没有重生经历的人。许多从改革运动分出来的教会,他们不像使徒教会那样有圣灵的能力,其实他们的圣灵能力很微小。他们思想狭窄,压迫少数人。
阿特布伦菲(Arthur Bloomfield)形容撒狄是个名声响的伟大教会,它是抛开了耶洗别,但保留了她的许多样式和缺点。
撒狄的改革并不完全。他们以人为的属灵气氛代替圣灵,比如仪式典礼、服饰、蜡烛、讲台、游行、轻音乐等。这些都源自罗马天主教,不是源自使徒教会。他们是回到巴比伦,不是回到五旬节。
马丁路德虽然恢复了因信称义的真理,但后来教会的改革运动,并没有进一步恢复因信成圣的真理。结果是,这教会按名是活的,其实是死的。信徒只明白得救称义的真理,却不明白得胜成圣的真理。改革运动只改了一部份,改得并不完全。所以说,在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完全的。主并不是说马丁路德的工作不好,而是说不完全,因为改革不彻底,有头没有尾。虽然因信称义的真理恢复了以及有了公开的圣经,但从世界的教会改到国立的教会,在德国有路德宗教会,在英国有安立甘教会。这次的改革只恢复到因信称义的十字架真理,没有进一步稳固因信成圣的十字架道理。改教是活的,但还有许多方面是死的。
3:2 你要儆醒,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(‘衰微’原文作‘死’)。因我见你的行为,在我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完全的。
主的劝告
主劝告撒狄教会两点:
1. 你要儆醒,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“衰微原文作死”。
2. 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,怎样听见的;又要遵守,并要悔改。
“坚固那剩下将要死的”是什么意思?
撒狄教会的行为,在神面前,没有一样是完全的。许多信徒灵性枯干,缺乏神话语的喂养,不明白救恩,生活和工作没有得胜,算是将要衰微或死的信徒。
所以,神要撒狄教会儆醒,要坚固他们的信心。
主说他们是那剩下将要死的,因为很多人的灵性都算是已经死了,与圣灵没有了交通。这些人主说是剩下将要死的,可见这教会的灵性是多么的低落!
尽管撒狄教会常有复兴,但都是片面的复兴。主说他们的行为,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。马丁路德恢复因信称义的真理,带来一个大复兴,许多人得救,路德会就出来了。有人看见了长老的真理,长老会组织就出来了。卫斯理主张崇拜的程序,卫理会就设立了。有人看到浸洗的意义,就组织了浸信会。
撒狄的复兴,尽管蒙神祝福,可是把神的祝福盛在一个小范围里,好像一个杯里的活水,要把活水存在杯里不流去,范围只有那么大。这样做虽保守了恩典,但只有这一杯的恩典,是不完全的。这杯开始是满的,后来只剩了半杯,在下去就成了空杯,对真理就不清楚了。於是就和别的宗派争说谁的杯好,结果又来了一个复兴。整个撒狄复兴的历史就是这样,神的恩典临到时,就设立一个组织来保守恩典。结果组织还在,里面的恩典范围很小,总有热心人一直在那里维持那个杯。
3:3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,怎样听见的。又要遵守,并要悔改。若不儆醒,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。我几时临到,你也决不能知道。
主要撒狄回想什么?遵守什么?悔改什么?
要回想:
1. 怎样领受的。
2. 怎样听见的
撒狄教会开始所领受和听见的,是那因信称义的纯正真理。他们不怕罗马教会的压迫,坚守新的亮光,许多人还为真理殉难。因为撒狄教会的属灵生命衰微如死,所以主要他们回想当初是怎样领受,怎样听见,怎样遵守的。
撒狄教会是因为不儆醒,才会落到这光景。他们必是缺少祷告,缺少读经,沉醉于世俗的活动里,把真理哲学化。他们因为没有主的话语,就没有圣灵的能力,没有生命,因为主说过他的话语就是灵,就是生命。
主要他们悔改,就是要他们儆醒。
“临到”的原文意思是“临於”,“到”字在希腊文是epi,应译作“於”。
主的警告
主给撒狄教会哪些警告?
主警告撒狄:“若不儆醒,我必临到你那里,如同贼一样,我几时临到,你也决不能知道。”主说他到来是如同贼一样,几时来人也决不能知道。这些话都是指主再来而说,可知撒狄教会将要继续存在到主的再来。
3:4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。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。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。
3:5 凡得胜的,必这样穿白衣。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。且要在我父面前,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。
主的应许
主给撒狄教会得胜的有哪些应许?主应许凡得胜的:
1. 必这样穿白衣。
2. 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。
3. 要在父面前和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。
凡因信称义的,罪就得赦免。穿白衣代表罪已洗净,洁白如雪。
信徒在神面前穿白衣,但得胜的信徒还必须穿白衣与主同行。
信徒得救乃是本乎恩,因着信。这是因信称义的得救,是永远的得救,是一次得救,永远得救。所以主说他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。
信徒若在人面前承认主的名,主也必在父面前和在父众天使面前,认他的名。蒙主承认他的名的,都能有份同主掌权。不得胜的撒狄教会信徒,尽管名字不从生命册上被涂抹,但无份同主掌权,很可惜。3:6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,凡有耳的,就应当听。
发表评论